“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脫貧攻堅戰(zhàn)役打響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依托產業(yè)項目,正朝著心中的夢想一步步前進。消除貧困,實現脫貧,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近日,記者走進丁青縣協雄鄉(xiāng)協麥村蔬菜大棚種植基地時,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次仁正在鋤草。
“過去,一年除了挖一兩個月的蟲草外,其余時間都閑著。”次仁說:“現在有了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收入也多了?!?/p>
去年,次仁和村里的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鄉(xiāng)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了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為了讓群眾盡快掌握蔬菜大棚種植技術,鄉(xiāng)里還專門邀請了專家對他們進行技術指導。
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種植蔬菜使用的是牛糞、羊糞等農家肥。次仁高興地告訴記者:“無公害蔬菜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歡迎。去年,基地15個大棚純收入達到了18萬元?!?/p>
眼下正值黃瓜收獲的季節(jié),次仁告訴記者,今年黃瓜已經收了兩茬,一茬能賣三四百元,大家干得可起勁了。
協雄鄉(xiāng)黨委書記次仁達瓦告訴記者,今年,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第二期45個大棚已經投入運營。現在,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已經試種出白菜、青椒、萵筍等19種蔬菜。
次仁達瓦說:“通過種植蔬菜,貧困戶每年可增收2-3萬元?,F在,丁青縣蔬菜市場需求量大,我們種植的蔬菜供不應求,群眾種植蔬菜的積極性可高了。下一步,我們將擴大規(guī)模,預計增加20到40個大棚,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參與進來,盡快脫貧致富?!?/p>
在距離丁青縣城5公里的朗通村,扶貧磚廠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扎阿拉松是協麥村1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就他一個勞動力。扶貧磚廠項目投產后,他就成了磚廠的一名叉車駕駛員。
他告訴記者,在磚廠,他一個月有4000元的收入,雖然工作辛苦,但他一點都不覺得累。在他看來,幸福生活要靠勤勞雙手創(chuàng)造。
“磚廠開在這里,一是因為這里原材料好,二是因為磚廠旁就是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可以就近銷售?,F在,磚廠共有3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這里工作,每人每月能增加現金收入3000-4000元。”扶貧磚廠負責人扎西達吉對記者說。
因地施策、因村施策、因人施策,丁青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以新思路新舉措提高扶貧工作的精準度,將產業(yè)項目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打造出一條產業(yè)帶動脫貧致富的新路。
丁青縣副縣長多布杰說:“丁青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13戶10886人,今年計劃脫貧662戶2592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將易地搬遷、災后恢復重建和丁青縣的自然優(yōu)勢結合起來,以產業(yè)帶動精準扶貧,第一批啟動了10個產業(yè)項目。相信在產業(yè)的帶動下,‘兩年集中攻堅、三年提升’和貧困戶‘三不愁三保障’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p>
多布杰的話說得底氣十足,鏗鏘有力。我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到特色產業(yè)發(fā)展中來,盡快實現脫貧致富。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