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江達縣波羅鄉(xiāng)發(fā)生第二次山體滑坡,造成全鄉(xiāng)范圍內出現道路交通、網絡通信、電力等暫時中斷。江達縣委、縣政府迅速啟動應急響應,主要領導立即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調度,采取科學有序的措施搶險救災。
眾多奮戰(zhàn)在一線的黨員干部,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危難之際黨員干部應有的擔當。記者筆下的覺昂扎西、尼瑪珠扎、楊雄等三名縣級領導,只是眾多沖鋒在前的干部群眾的縮影。
覺昂扎西:拿好一線的指揮棒
記者在江達縣“11·3”山體滑坡受災區(qū)采訪時,經常會在金沙江的支流藏曲河邊的搶運救災物資現場,在波羅鄉(xiāng)波羅寺管委會、外托村、沖桑村的搶險救災一線,見到一個穿著藍色沖鋒衣,頭戴灰色遮陽帽,不停接打手機、聽取報告、分析情況、下達指令,或同現場參與搶險救災的干部群眾交談,一起裝卸救災物資、轉移安置群眾的身影。他就是江達縣委副書記、縣長覺昂扎西。
從11月3日至9日,每天晚上,在波羅寺管委會的會議室,忙碌一天的覺昂扎西還在為調撥物資的事打電話,直至深夜12點以后。第二天早晨6點半,覺昂扎西已經穿好了衣服,準備前往波羅鄉(xiāng)受災點查看災情、安排工作。
作為江達縣搶險救災一線指揮員,覺昂扎西時刻統(tǒng)籌安排工作。物資每天運多少,挖掘機怎么運到堰塞湖壩體,各種數據匯總……忙碌得就像陀螺,一刻不得停息?!暗诙位乱院?,情況比第一次還要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到零人員傷亡、零治安案件,鄉(xiāng)干部、駐村干部、公安民警等起了很大作用。這一成績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各應急救援力量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結果。”覺昂扎西說。
尼瑪珠扎:當好百姓的保護神
“同志們,當前,我們公安干警重中之重的任務是保障群眾安全撤離,維護好災區(qū)的社會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為搶險救災保駕護航……”江達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尼瑪珠扎在搶險救災一線動員道。
災情發(fā)生后,尼瑪珠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安排公安干警參與搶險。水漲到哪里,干警就在哪里;哪里有公安干警,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三十多個日夜里,尼瑪珠扎身先士卒,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時刻守在受災群眾的身邊。
11月5日上午,波羅鄉(xiāng)政府四周被水圍困,通往山體滑坡點的路徹底斷絕。此時,交通應急部門正在緊急搶修從娘西鄉(xiāng)到滑坡點約106公里的公路。為保障道路搶修,公安干警第一時間趕到色沙村設卡。尼瑪珠扎跟過往行人解釋說:“我們在這邊臨時設卡,主要是保證道路搶修設備、救援物資的順利通行?!?/p>
在整個搶險救災工作中,群眾有序撤離,得到妥善安置……這一切都離不開一直堅守在最前線的公安干警的辛勤付出。尼瑪珠扎告訴記者:“人民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就是我們努力工作的最大動力。災情一天不減,江達公安一天不撤;即使災情減弱,江達公安也依舊守護著波羅鄉(xiāng)的群眾?!?/p>
楊雄:支援前方的堅強柱石
后方有保障,前方才有力量。在整個救援工作保障中,江達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雄一直在后方日夜堅守,為前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根據前線指揮部的安排,楊雄在縣城主要負責后勤保障、災情信息的交互和協調調度等工作。他帶領一線指揮部辦公室的干部職工,連續(xù)24小時值班帶班。搶險救災期間,楊雄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全天幾乎都在辦公室,這里就是他的餐廳,他的臥室。
正是楊雄這種恪盡職守、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確保了在搶險救災中上傳下達渠道的暢通和高效運轉,確保了前方信息和后方指揮系統(tǒng)的高效銜接。他說:“既然交給了我這項任務,我就要盡全力把它做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為受災群眾做更多的實事。”
沖鋒在前,戰(zhàn)斗在前。眾多像覺昂扎西、尼瑪珠扎、楊雄這樣的人一直奮戰(zhàn)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他們的辛勤付出,受災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們在搶險救災一線筑起一座座沖不垮的鋼鐵堡壘,樹起一面面吹不倒的鮮紅黨旗。
這就是我們的好干部。(記者 陳志強 萬慧 昌都報記者 楊帆 央吉 譚祺斌)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