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qebu"></strike>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 國內時評

    讓文物說話,豐富歷史文化滋養(yǎng)(現(xiàn)場評論·文化地標看傳承發(fā)展①)

    2023年09月07日 10:52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記者 周珊珊
    分享到: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fā)有為,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起走進文化地標,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探尋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之道。

    ——編者

    從考古文物中,我們能追尋文明的“源”;在文物發(fā)掘中,我們能觸摸文明的“流”

    碩大篆書“史”字高懸于建筑外墻,兩座西周銅犧尊造型石像矗立門前,拾級而上,進門佇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映入眼簾……走進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考古博物館,仿佛叩開了中華文明探源的大門。

    漫步于博物館內,在歷史研究中研讀歷史,在考古文物中感悟文明。這份厚重,濃縮成一條記錄中華文明的“歷史大道”,體現(xiàn)為通過刻畫符號看到漢字雛形的大口陶尊,展現(xiàn)在反映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fā)達程度的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龍形器,鐫刻于彰顯西周時期高超青銅鑄造技術的鄧仲犧尊……

    “這件也有‘幾千歲’嗎?”“這些都是真品嗎?”每一處文物前,參觀者總是拋出類似問題。

    工作人員底氣十足:“都是真品,是傳家寶?!?/p>

    真品,亦是珍品。通過一處處考古遺跡,人們真切感知歷史與未來的對話;透過一件件精美文物,人們更加珍視文脈的賡續(xù)綿延。

    何為歷史?何謂傳承?答案,在考古這門觀往以知來的學問里。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時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睆目脊盼奈镏?,我們能追尋文明的“源”;在文物發(fā)掘中,我們能觸摸文明的“流”。這一源一流,在中國考古博物館的陳列中展現(xiàn)得生動具體。

    從新石器時期“7000多歲”的陶人面像、迄今中原地區(qū)所見蟠龍形象最早標本的彩繪龍紋陶盤,到商代象牙杯、西周銅犧尊,再到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的白釉黑彩龍鳳紋瓷罐……從文明起源到宅茲中國,溯源歷史、尋脈中華,讓“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的答案更加清晰。

    近年來,《尋古中國》《國家寶藏》等節(jié)目熱播,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深入人心。網(wǎng)絡直播三星堆、海昏侯墓等考古發(fā)掘過程,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令人贊嘆。越來越多年輕人愛上考古、投身考古,考古事業(yè)后繼有人。從歷史中來,到現(xiàn)實中去,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為文化傳承寫下生動注腳。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自信起來了。人們怎么想問題,都跟五千年文化積淀下來的基因血脈有關。”實踐告訴我們,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不僅豐富著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yǎng),更堅定著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自信。

    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必須保護好、利用好。既要加強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tǒng)考古發(fā)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又要積極開展考古學的知識普及,推廣科學的文物保護理念,讓考古學更好地走向大眾。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中,當人們圍觀陶器,辨識上面刻畫的“日”“月”“山”形符號,并熱烈討論漢字的雛形及起源時,你能清晰感受到油然而生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從這個角度講,講好考古故事,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僅有助于增強文化自信,更是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

    即將結束參觀時,中國考古博物館從商代晚期到唐宋時期的考古地層展示,引人駐足。層層疊疊的自然沉積物和文化土壤層,經(jīng)由考古發(fā)掘和研究,還原出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靜靜訴說著歷史。這是文明的印記,也是文化的基石。行至此處,耳畔響起一句話:“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p>

    植根中華文化的豐沃土壤,書寫中華文明新的輝煌篇章,吾輩當接力傳承、砥礪奮進。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人民日報》(2023年09月07日05版)

    責任編輯:次旦多吉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
    • <strike id="cqebu"></strike>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卡|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020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XXXX做受老人国产的|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片| 亚洲第一无码精品久久久播放|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综合有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级|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 色一情一交一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一区二区学生妹| 日韩黄色录像| 国产av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在线又大又粗|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