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和壁畫是埃及陵墓裝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古王國時期已經(jīng)奠定了基礎。它們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著程式化的共性。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之間是沒有嚴格區(qū)別的,不妨稱浮雕壁畫。有些藝術手法一直被延續(xù)下來,形成了埃及藝術獨特奇異的風格,這種風格特征是:橫帶狀的排列結構,用水平線來劃分畫面;畫面構圖在一條直 是埃爾涅弗法老墓壁畫線上安排人與物,人物依尊卑和遠近不同來規(guī)定形象大小,井然有序,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注重畫面的敘述性,內容詳盡,描繪精微;人物造型程式化,寫實和變形裝飾相結合;象形文字和圖象并用。始終保持繪畫的可讀性和文字的繪畫性這兩大特點。
阿蒙神的箴言云:“大水灌溉之處即為埃及,埃芳提 守墓神阿努比在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尼之居于此而飲其水,此乃埃及人是也?!卑<笆悄崃_河的贈禮。它東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臨地中海,是塊完整而封閉的綠洲。每年6月 坐著的那位是愛神-哈托爾 Hathor 當紅鶴飛臨這塊狹長的河谷時,尼羅河開始泛濫,到11月大水才消逝,留下一層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耕作。埃及由尼羅河造成兩塊地形,即以開羅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南部稱上埃及,北部稱下埃及。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統(tǒng)治權分屬于兩位君王。他們曾進行一次次權力競爭,結果是下埃及屈尊為臣,埃及統(tǒng)一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成。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爾后是中王國,接著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虜而建新王國,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終于征服埃及。
埃及進入奴隸制社會后,國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首領,同時也是太陽神和尼羅河神的化身。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王,死了以后 奴隸正忙著雕刻仍是陰間的統(tǒng)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觀是相信人死后靈魂只是離開軀體飄泊于宇宙間,如果回歸肉體人可以復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體成“木乃伊”妥為保存,并十分重視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復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尸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于擔尸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于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這樣就發(fā)生、發(fā)展了埃及的雕刻、繪畫藝術。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