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藏東高原氣溫驟降。
國慶前夕,駐察隅縣某部五連指導員張鵬鵬帶領官兵向著密林深處的某點位挺進,執(zhí)行大雪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邏任務。
這條巡邏路單邊行程65公里,巡邏車無法行駛,直升機難以巡視,需徒步7天6夜才能往返。途中要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穿越近20公里的沼澤地,通過兩條湍急的河流,攀登10余段千層梯……
盡管路途艱險,連隊戰(zhàn)士們卻都爭先恐后地申請?zhí)ど线@條巡邏路。“每次巡邏,最讓我頭疼的不是路有多難,而是選誰參加?!睆堸i鵬告訴記者,此次巡邏除經驗豐富的老兵外,還有7名“00后”新戰(zhàn)士將隨隊第一次踏上巡邏路。
腳下亂石嶙峋,官兵行走其上,稍不留神就可能受傷甚至失去生命。由于連日下雨,巡邏路極其濕滑,在一段陡崖下坡路段,新戰(zhàn)士耿亞東突然腳下一滑,連人帶包滾出5、6米遠,班長張世雄眼疾手快,一個箭步上前將他拽住。望著深不見底的山谷,耿亞東癱坐在地,后背冒出絲絲冷汗,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段路坡度達70多度,大家一定要小心,但不要過于擔心,身體重心降低,一只腳踩穩(wěn)后再下另一只腳……”戰(zhàn)友們接過耿亞東背囊安慰鼓勵他的同時,細心地給他講解下陡坡的動作要領。
簡單平復心情后,巡邏隊繼續(xù)前行。
“前面那座獨木橋就是‘鬼門關’了。”一條湍急的小河前,張鵬鵬告訴記者,11年前,就在這里,老兵王恩銀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王恩銀”“到!”用碎石堆砌而成的“墓碑”,矗立在英雄犧牲的地方。戰(zhàn)友們每次路過這里,都會呼喚英雄的名字……
森林地勢多變,樹枝縱橫交錯。走進密林,班長和骨干們分布在隊伍兩側,提醒大家躲避沿途的荊棘。“小心!”不知是誰驚了樹干下的毒蜂,蜂群向官兵們涌來,發(fā)起瘋狂攻擊,新戰(zhàn)士七林杜杰由于躲避不及時,不慎被毒蜂蜇到,眼角處迅速起了大包。
“我沒事,這點傷與犧牲在這條路上的王老兵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么!”待醫(yī)生簡單處理完傷口,七林杜杰目光堅毅、邁向前方。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連日的行軍,讓巡邏官兵早已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但沒有一名官兵主動選擇被“收容”,紛紛請纓繼續(xù)前行。危機四伏的原始森林里,15公里強行軍。途中亂石林立、毒蜂遍布、螞蟥橫行。在張鵬鵬的帶領下,大家奮力發(fā)起沖鋒,只用了2個半小時,便奔襲到點位。
雪山之上,藍天之下,官兵們認真擦拭“點位石”,用力寫下“中國”兩個大字,“寸土不丟,寸土不讓”的鏗鏘誓言響徹群山間。
一山一水,都是家園;一石一峰,都是主權。參加此次巡邏的該團政治工作處主任何曙說,不久前,習近平主席給“高原戍邊模范營”的回信讓每一名高原官兵都倍感親切、備受鼓舞,無論是海拔極高的山頂,還是激流懸崖的溝底,官兵們每次巡邏都會到點到位,用具體行動踐行衛(wèi)國戍邊的錚錚誓言。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