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qebu"></strike>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新聞 > 西藏要聞

    風清景明正清明

    —各地倡導文明祭掃見聞

    2024年04月06日 08:54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節(jié)屆清明,慎終追遠。近年來,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網(wǎng)絡祭掃等文明低碳的新型祭掃方式越來越受歡迎。變的是節(jié)俗,不變的是文明,無論祭掃形式如何改變,中華民族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緬懷英烈等清明傳統(tǒng)文化內涵始終沒變。

    人生盡處 春滿花枝

    4月1日下午,在湖北武漢市石門峰紀念公園,山丘綿延,鮮花翠柏,一場集體公益生態(tài)藝術葬正在舉行。忽而雷聲陣陣,春雨降下,挽歌輕輕奏響,青年舞者在雨中起舞。起靈、送行、落葬,親友們手捧花束,目送22位逝者在此長眠。

    “母親是一名從業(yè)40年的醫(yī)務工作者,她認為我們來自自然也應歸于自然,要求死后選擇無污染的環(huán)保葬禮?!币晃皇耪呒覍僬f。

    相關負責人柯明介紹,本次生態(tài)藝術葬在創(chuàng)意花束、胸針等設計上運用了因凍雨受災的松木,傳遞了生態(tài)理念,用音樂、舞蹈等藝術手法詮釋生命的厚重絢爛與溫暖情感。

    據(jù)了解,石門峰紀念公園已連續(xù)8年舉辦集體生態(tài)葬活動,目前已有2000多位逝者安息于此,與蒼柏青松為伴。

    “為親人寫下心里話,寄托對他們最深的想念。字短情長,細膩芬芳……”在清明節(jié)到來之際,吉林長春華夏陵園以“我們都好,只是想你”為主題,打造免費開放的公益祭思祠堂。

    3日上午,在長春華夏陵園內,市民走進鋪滿綠色地毯、布滿鮮艷花朵的祭思祠堂,或獻上鮮花,或將思念寫在一片“樹葉”上投入“生命之樹”,或現(xiàn)場作畫放到相框內。

    “公益祭思祠堂吸引了更多人用綠色低碳的方式寄托哀思。”長春華夏陵園總經(jīng)理助理辛穎說。

    “云”上祭掃 遙寄哀思

    “沒想到科技也能給祭掃帶來這么多便利?!币驗榇謇镉小吧盥癫涣魤烆^”的安葬傳統(tǒng),以前,山東東營廣饒縣李鵲鎮(zhèn)趙寺村的田先生并不容易能精準找到已故父母的墓穴。而現(xiàn)在,他在“數(shù)字公墓”平臺上輸入墓穴的坐標位置,用手機導航就能找到了。

    2023年下半年,廣饒縣在有“深埋不留墳頭”安葬傳統(tǒng)的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新推出“數(shù)字公墓”。廣饒縣殯葬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shù)字公墓”既有虛擬的部分,又有實體化的“數(shù)字公墓”示范園,可供親友到現(xiàn)場祭掃、寄托哀思。

    隨著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用更環(huán)保、綠色的方式寄托哀思,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在長春華夏陵園微信公眾號上,陵園推出云紀念、云祭掃服務,人們可以為故人敬獻鮮花、點亮蠟燭,還可以寫下想對故人說的話,通過“天堂郵局”傳送思念。記者在“華夏云紀念”主頁里看到,已有105萬人次以此方式表達了哀思。

    “在母親的忌日我會到現(xiàn)場祭拜,在清明節(jié)就通過線上祭掃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不論以什么形式,重要的是表達心中的愛和思念?!遍L春市民黃曉說。

    插柳踏青 向上而生

    以中國傳統(tǒng)祭祀祈福和詩酒花茶為主題的清明文化節(jié)3月30日在重慶福果山生命紀念園舉行?;顒蝇F(xiàn)場,有錦鯉放生、花燈祈福、絲帶祈福、吃清明粑、放紙鳶等“福文化”體驗;有《大國英姿》《說唱臉譜》等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表演;還有團扇題詩、酒文化品鑒、插花藝術體驗、明前新茶品鑒等活動,為游客帶來別開生面的清明踏青體驗。

    在山東棗莊臺兒莊古城,梅花、櫻花、梨花競相綻放。古城街頭,投壺、錘丸、蹴鞠等傳統(tǒng)民俗活動令人應接不暇。在臺兒莊古城無名英烈遺址處及大戰(zhàn)遺址公園內,游客們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默哀致敬。

    “剛才,我和家人參加了祭奠活動。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勵我們展現(xiàn)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蓬勃的朝氣面對生活?!眮碜越K的游客趙女士說。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公祭典禮上,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參祭人員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并在陵園中種植橋山柏,讓巍巍軒轅殿、蒼蒼橋山柏見證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凝聚中華兒女奮進力量。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叢佳鑫 熊翔鶴 周思宇 趙丹丹 王佳琳)

    責任編輯:格桑卓瑪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
    • <strike id="cqebu"></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