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qebu"></strike>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援藏 > 我的援藏時光

    夢回的地方:三歲紅柳

    2015年05月14日 16:43    來源:北京文學    記者 杜文娟
    分享到:    

        2010年最后一段時間,懷揣中國作家協(xié)會給我開出的兩份介紹信,拉開了我在內(nèi)地采訪的序幕。介紹信分別給河北省委組織部和陜西省委組織部,因為他們分管對口援藏工作。

        在石家莊一家飯店,河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副領隊王洋對我說,小杜,把你也算作我們第六批援藏人員,咱們一起給第五批援藏干部敬杯酒吧。

        我愣了幾秒鐘,立即站起身,恭恭敬敬給前輩敬酒。

        我為王洋的這句話感動。連續(xù)幾次到阿里,與阿里人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不管是援藏干部,還是當?shù)厝耍瑢ξ叶己軣崆椤?/p>

        回到內(nèi)地,常常想起阿里的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樹,這些花啊草啊,總與美好相依相存,回味悠長。

        世界上所有人,都向往綠色,阿里人更加強烈。

        在阿里,有樹比黃金貴的說法,也有養(yǎng)一棵樹,比養(yǎng)一個孩子還難的苦楚。目前阿里地區(qū)分布樹種僅11科31個種,優(yōu)勢樹種以班公柳、楊樹和紅柳為主。由于海拔高,干旱缺氧,土壤貧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直很低。灌木林是阿里地區(qū)的主要木本植物群落,也是維系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屏障,主要分布在札達、普蘭、日土和噶爾四縣,東部革吉、改則、措勤三縣,僅有零星灌木林分布。

        在缺少綠色的荒原上,人們總是千方百計尋找綠色,珍惜綠色,創(chuàng)造綠色。

        到過札達縣城的人,都會被莽莽土林深處的那一片綠意感動。

        這一片林,與一個人有關,他叫劉繼華。

        劉繼華是上海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學畢業(yè)后自愿來到西藏工作。劉繼華擔任縣委書記以后,騎馬走遍了全縣的農(nóng)區(qū)和牧區(qū),村莊和牧場。摸實情,定規(guī)劃,著手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生產(chǎn)生活條件。

        沒有住房,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買來木料,帶領干部職工打土坯、蓋土房。春節(jié)到了,人們卻發(fā)現(xiàn)縣委書記失蹤了??h長一著急,派人四處尋找,結(jié)果在毛刺溝里找到他。原來,他利用節(jié)日時間,騎上馬勘察從縣城通往地區(qū)的線路。規(guī)劃好線路以后,又組織干部群眾開始修路。沒有機械設備,只有鐵锨鎬頭。他和大家一起吃住在工地上,風餐露宿,奮戰(zhàn)兩個月。終于打通了通向外界的路,結(jié)束了札達外出只能步行或騎馬的歷史。

        幾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通往地區(qū)的公路,仍然是當年劉繼華騎馬勘察的那條路。

        根據(jù)札達縣海拔較低的特點,劉繼華利用到新疆出差的機會,親自買來樹苗,動員干部職工植樹。一年又一年,年年栽下來,河岸溝塘,房前屋后,公路兩旁,栽滿了白楊。

        札達,就此有了新疆白楊,有了綠意盎然。很多老阿里,至今說起劉繼華,感情真摯,異口同聲。從未見過像他那樣廉潔清苦的領導,下鄉(xiāng)時從來都是騎馬,自帶灶具和糧食,自己做飯,從不擾民。所掙的工資幾乎全部幫助了別人,由于常年不能回家探親,對家里照顧極少。離任時,縣里準備了隆重的歡送儀式,他卻先一天搭車,悄然離去。

        郭玉普,是1998年到阿里地區(qū)札達縣任副縣長的,河北省第二批援藏干部,分管工商旅游等工作。漫漫長夜,想起了家鄉(xiāng)的小蘋果樹。

        顧不了人到中年的練達,顧不了身為副縣長的穩(wěn)重,請求朋友從內(nèi)地寄來樹葉,電話難通,只能寫信。信發(fā)出以后,天天到郵局,天天望著遠處的土林。郵車來時,塵煙滾滾,那塵煙,成為他心中的女神。一個月,兩個月。信,終于來了,厚厚的牛皮紙信封。不敢打開,怕里面沒有綠色。怕綠色不是記憶中的顏色、脈絡、姿容。

        深深的呼吸,氣喘得連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潔白的信箋中,依偎著兩片樹葉。小蘋果樹的葉子,紋路、脈絡、形態(tài)、色彩、氣味、清雅,都是童年的模樣。

        這一天,他把所有援藏干部都請到身邊,將家鄉(xiāng)的綠色展示出來。開朗的、健談的、內(nèi)向的、少言的,所有男人,盯著小蘋果葉,全都沉默下來,全都淚光閃閃。

        郭玉普是個性情中人,從他做主為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札達土林等幾個景點規(guī)定的門票價格,就可以看出來。

        原來一個景點門票收五角錢,有時候可收可不收,收一點也是給看門人的生活補貼。規(guī)范景點門票以后,以古格王國遺址為例,國內(nèi)游客100元,外賓250元,學生出示學生證50元,也可以免票,日本人700元。他說,愛看不看,不看走人。

        中秋節(jié)或國慶節(jié),約上幾位好友,扛上被褥,食品,上到古格王國遺址最高處,那是國王的故居,幾個人住在王宮里,對酒當歌,吟詩賞月。激情時歌唱,傷感時落淚。

        有一次,當他終于從一望無際的土林深處,望見縣城那幾株高大的白楊時,心里總算踏實了,回到有人的地方了,有綠色的地方了。車在一處拐彎的地方壞了輪胎,不能前行。樹木和縣城,海市蜃樓一般,飄在遠方,卻不能抵達。幾番周折,星星升上天空,月亮高掛古格城堡的時候,遠行的人才回到縣城,才聽見樹葉在晚風中搖曳的聲音。

        他說,能聽見樹葉的聲音,是多么幸福,跟小時候媽媽呼喚他的聲音一樣好聽。

        楊保團,曾任措勤縣科技副縣長。好不容易,養(yǎng)活了兩株一米多高的紅柳,許多人沒有見過樹是什么樣子,紛紛到他門前參觀。閑來無事,同事朋友到他房間打牌喝酒,尿就撒在紅柳上,以為增加養(yǎng)分,卻燒死了一株。好在還有一株,細心呵護,倍加珍惜。一不留神,被羊啃食。十多年后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內(nèi)地的楊保團,房前屋后,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對那兩株紅柳,依然念念不忘,記憶猶新。

        陜西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劉毅,至今記著一句話。一次,他到地委會堂開會,無意間聽見彭措副專員說,阿里人太可憐了,年年在同一塊地上栽樹,年年不見樹。

        就為這句話,劉毅認真的研究了阿里林業(yè)的歷史和現(xiàn)狀,專門撰寫論文,為阿里林業(yè)發(fā)展出謀劃策。

        長期以來,占總?cè)丝?0%的農(nóng)牧民,主要依賴牛羊糞便和紅柳、班公柳等薪柴能源,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煤炭、石油、液化氣、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漸引進,但尚未全面普及。

        通過調(diào)研,劉毅認為,阿里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造林者缺乏必要的造林技能,造林后期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管護。

        2009年春季,在他的堅持下,從拉薩少量引進高山云杉,栽種在林業(yè)局的院子里,生長良好并成功越冬。2010年春季,較大批量的引種栽培,用于行署廣場等地的綠化。鮮脆的綠色,成為獅泉河街道一道亮麗的風景,過往行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阿里軍分區(qū)一位戰(zhàn)士告訴我,要培育一株紅柳,得花兩三年時間。第一年五、六月,天氣變暖的時候,把選好的柳枝段斜插在土里,露出地面的一端,用塑料布包裹,時常澆水。九、十月氣溫下降,給柳枝搭上草簾或溫棚,一早一晚不能澆水,防止結(jié)冰凍傷。第二年氣溫升高以后,如果柳枝發(fā)芽,也不能移栽,根須還沒有長出來。要到第三年夏季,新葉和根須全都長出來,才能移栽。經(jīng)常是辛辛苦苦兩三年,望穿欲眼,一堆腐爛,無處訴忠言。

        在扎西崗邊防連、且坎邊防營、都木契列邊防哨所,見到的綠色是那樣珍貴。大地一片荒涼,山巒寸草不生。房間里,樓道中,干凈整齊的排列著幾個花盆,盆中的綠草、仙人掌、格桑花,美艷妖嬈。有條件的連隊和哨所,還有自己的蔬菜溫棚。

        有一次,當我離開一個邊防哨所的時候,一位年輕哨兵對我說,阿姨,非常感謝你。

        我吃了一驚,睜大眼睛望著他。

        他說,我快十九歲了,來這里當兵兩年,沒有見過城鎮(zhèn),沒有逛過商店,沒有見過一棵大樹。寂寞心煩的時候,跑到蔬菜溫棚里,看看綠色的黃瓜葉子,紅色的西紅柿,大哭一場,什么煩惱就沒有了,下次難受的時候,再去溫棚。阿姨,你是我半年來見到的第二個陌生人,也是我兩年來見到的第一個女人。半年前一位首長來這里視察,跟我說過一句話,你跟我說了這么多話,所以,我要感謝你。

        在扎西崗邊防連,站在一株紅柳下,拽著一根柳絲,和一位二十五歲的戰(zhàn)士聊天。他說自己剛從內(nèi)地老家探親回來,與相戀一年半的女友分手了。說這話的時候,戰(zhàn)士眼里飽含淚水,盯著我的手看。我偏了頭,看自己的右手,不知什么時候,一片柳葉被我拽掉了。

        神山岡仁波齊腳下的塔爾欽小學,只有教室和辦公室地面平整,水泥鋪就。操場和院落,同周邊環(huán)境一樣,寸草不生,全是礫石。38歲的校長達瓦曲英對我說,校園里如果有綠樹和青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

        在阿里,同樣感到了綠色的珍貴。當我沿著雅魯藏布江逆流而上,一側(cè)是喜馬拉雅山脈,一側(cè)是岡底斯山脈,越走越荒涼,越走越見不到綠色。終于抵達獅泉河鎮(zhèn)的時候,看見街道上有幾株纖細的向日葵,開著弱小的花朵。還看見有人在瓦盆里種著幾株蒜苗。不由自主,驚喜異常,話語變得稠密,語調(diào)變得溫和。

        有一次,去一個特殊地方暗訪,遭到恐嚇。當我跑出幾百米以后,心慌氣短,頭暈眼花,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再奔跑,如果體力消耗過度,一口氣上不來,倒斃街頭,無人收尸。

        想起一位援藏干部住在不遠的地方,敲門,沒有聲息,打出三個電話,無人接聽。一屁股坐在門前的臺階上,手機顫抖幾下,掉落地上。氣喘稍微平復,彎腰撿拾手機。握住手機的瞬間,同時觸摸到了兩朵紫色鮮花。胡豆瓣大小的花朵,令我凝神靜氣,頓覺溫暖。

        伸出食指和中指,輕輕撫摸,細細欣賞,最終,沒有采摘。此時的花兒和我一樣,需要呵護,需要愛憐,她遇見了我,我卻沒有遇見。

        一個傍晚,在一戶人家吃飯,一位客人還沒有到,我站在窗前向外張望,看見窗沿下有一株紅柳,嬌嫩的葉片剛剛展開,紅色的枝干非常清新,我歡喜得贊不絕口。

        主人說,紅柳已經(jīng)三歲了,還不到窗沿高。

        多日以后,回到內(nèi)地,依然猜測,戰(zhàn)士的眼淚,是為女友流的,還是為那片柳葉流的。

        某個清晨,紅柳的主人發(fā)來手機短信。昨天晚上,又夢見你了,站在窗前向外張望的樣子。

        瞬間,我想起了那株三歲的紅柳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
    • <strike id="cqebu"></strike>